——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农稳天下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事情意义重大。迈上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事情集会精神,如何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怎样挖掘“三农”潜力,助力稳增长扩内需?如何牢固拓展脱贫结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问:中央经济事情集会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将接纳哪些步伐做好粮食生产?
答: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破纪录北方秋汛、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抵达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同时大豆油料扩种效果也凌驾预期,大豆自给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基础支撑。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速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我们将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事情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坚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在目标任务上,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坚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扩大豆、扩油料,今年再扩种1000万亩以上,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提单产、提自给率,力争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
在事情举措上,要行政推动和政策帮助两手抓,千方百计稳住面积;农田硬件和科技软件两手抓,把单产提上来;防灾减损和机收减损两手抓,把损失降下去。
经国务院同意后,我们将继续向各省份下达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在粮食宁静党政同责考核中,加大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权重。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将坚持稳定,还要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本钱和种植收入包管实施规模,强化政策支持进一程序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要继续增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革新提升3500万亩。以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运用精量播种、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立。同时,落实好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要害步伐,坚持不懈抓好防灾减灾和机收减损。
包管粮食宁静要害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件事不是能不可、行不可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必须干的问题。一定要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步伐,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要从“地、技、利、义”全面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宁静基本。既抓物质基础,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连续抓好种颐魅振兴,加速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又抓机制包管,健全种粮农民收益包管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赔偿机制,全面落实粮食宁静党政同责,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拭魅招硬招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
问:中央经济事情集会强调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把扩大内需作为2023年经济事情的重点任务之一。“三农”领域如何助力稳增长扩内需、流通工农城乡循环?
答:“三农”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群体大,在扩大海内需求、构建新生长花样中,可挖掘的潜力辽阔,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战略支撑作用很是重要。我们将连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建设农业强国,特别是在加速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方面拿出更多拭魅招硬招,流通工农城乡循环,增进海内大循环。
一是优化供应扩大消费。专家测算,随着农民收入连续增长,农村消费加速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今年要从供应端和流通渠道发力,扩大绿色、有机、地舆标记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笼罩率,让农产品“上行通畅”、工业品“下沉顺畅”,增进都会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
二是增强建设牵引投资。开端测算,未来5至10年,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乡村建设投资需求有近15万亿元,对建材、水泥、钢筋、机械等基础工业的拉行动用很大。今年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增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生长现代设施农业,结构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和大型冷链物流基地,连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条件,优先建设既便当生活又增进生产的项目,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为拉动经济增长添油助力。
三要生长工业助农增收。指导各地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生长农村电商,加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连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更大力度牢固拓展脱贫攻坚结果推进乡村振兴
问:中央经济事情集会强调要坚决避免泛起规模性返贫,目前牢固拓展脱贫攻坚结果情况如何?下一步将接纳哪些步伐?
答:2022年,各地不绝健全避免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开展两轮集中排查,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截至2022年11月底,65.7%的监测工具已消除了返贫危害,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步伐,没有爆发整村整乡返贫的现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比上年增加了133万人,抵达3278万人。
目今,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牢固拓展脱贫攻坚结果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我们将坚持把牢固拓展脱贫攻坚结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接纳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培育提升工业。凭据“土特产”三个字的要求,指导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效、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工业全链条升级。把中央财务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贴资金用于工业生长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围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重点特色工业,谋划实施一批整体性区域性工业项目,完善技术效劳、人才培育、产品销售等帮扶步伐。
——着力稳定就业。人为性收入占脱贫群众收入六成以上。一方面要生长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工业,在农村工程项目建设中推行以工代赈,吸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另一方面是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效劳和技术培训力度,发挥好工具部劳务协作、“万企兴万村”等帮扶体系作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推进创业立异。我们将会同相关部分,落实创业帮助政策,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有序引导大学结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发动就业增收。
来自:《新华网》《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