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体育

安徽黄山点亮乡村振兴“满天星”
宣布日期:2023-05-16 浏览次数:136

      “一半烟火一半诗”。初夏时节 ,黄山大地俨然一幅山水画卷 ,粉墙黛瓦掩映在满目青绿中 ,婉约不失灵动 ,清新充满生机。

  近年来 ,黄山市发挥山水人文优势 ,实施微革新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生长、微贡献治理“五微”行动 ,推动乡村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生态变业态、资产变资金 ,打造差别场景的“新安山居图” ,让乡村美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积微成著 ,推进村景一体化

  “黄山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都会 ,也是徽州文化的焦点发祥地。如何平衡古乡村;ず屠玫墓叵 ,推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黄山市委主要卖力同志告诉记者 ,实施“五微”行动 ,一方面是基于徽州乡村的奇特文化价值 ,不搞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 ,以最小干预;せ罩菸穆觥⒈4嫦绱寮±怼⒈W∠缤撂厣;另一方面是结合旅游都会特点 ,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结果 ,推进村景一体化 ,生长全域旅游 ,探索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近年来 ,黄山市出台美丽乡村建设“五微”行动实施导则、景区乡村认定标准、古板乡村;だ眉苹裙娣缎晕募 ,多渠道整合投入种种资金约72亿元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古建;さ取拔⒏镄隆毕钅1.5万余个 ,笼罩90%以上乡村 ,烟雨徽州、田园徽州、乡村徽州成为黄山乡村奇特IP。

  值得一提的是 ,黄山市各地乡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利用毛竹、鹅卵石、建筑废物等资源 ,在乡村“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部位见缝插绿 ,推进“五小园”建设 ,累计打造“一米景观”、美丽庭院、儿童乐园等微空间2万余个。

  通过“五微”行动 ,黄山市培育艺“蔬”临河、塔川秋色等“微景区”176个 ,打造世界遗产等旅游景物道10条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特色旅游名村等40个 ,西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卖花渔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案例。今年前4个月 ,黄山市接待游客2168.2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220.92亿元 ,其中乡村旅游接待量占七成以上。

  造微入妙 ,打造创意新业态

  草坪露营、乡村徒步、竹筏漂流、野趣BBQ ,艺术之家、竹艺文化馆、乡村画廊、窑烤面包坊……难以置信 ,这是一个普通山村泛起出的文艺和洋气。

  这里是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村 ,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小乡村。几年前 ,一个偶然的时机 ,一对学设计的海归匹俦来到汤家庄 ,被外地的自然情况和民俗风情所感动 ,留下来成为“新农人” ,于是有了“叫醒”一栋房、“激活”一个村的故事。

  “现在外地人、城里人来得多了 ,把10多幢闲置屋子革新成民宿 ,不但增加了集体收入 ,还发动村民就地就业和农副产品在家门口销售 ,仅村民劳务收入每年就有500多万元。”今年70岁的老篾匠李维福感伤颇深:村里建起了竹艺文化馆 ,原本生意昏暗的手艺活如今派上了大用场 ,不起眼的竹编成了游客抢手的工艺品。

  在黄山市乡村 ,种种主题民宿各处开花 ,形成了奇特的“民宿+”融合经济。

  “植根于古乡村、古民居的徽州民宿 ,有故事、有乡愁 ,有文化、有情怀 ,自己就是一种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文化创意的综合体、陶醉式体验的微景点。”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小胜说 ,该市现有徽州民宿3209家 ,占全省总量七成以上 ,年接待留宿游客凌驾20万人 ,发动就业5万余人 ,年均拉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跻身全国首批9个民宿工业生长示范区。

  特色工业是乡村差别化生长的竞争力所在 ,好的创意能强化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撬动消费市场。近年来 ,黄山市将创意立异融入乡村振兴全历程 ,构筑与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健康、乡村旅游等业态生长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 ,推动农旅与非遗、摄影、户外、休闲、研学等融合 ,培育“非遗”夜市、写生基地、乡村书屋等业态3700余处 ,每年举办大地艺术季、徽州创意坊、非遗市集、祁红采摘节、油菜花摄影大赛等运动100余场 ,以业态焕新乡村 ,以运动积累人气。

  同时 ,黄山市探索乡村要素市场化革新实现路径 ,完善工业、生产、经营“三概略系” ,构建县、乡、村三级乡村资产运营体系 ,组建各级运营主体400余家 ,因地制宜生长“一村一品” ,导入11大类200多个工业项目 ,乡村资源年交易额凌驾8亿元 ,立异推出“乡村徽州”;だ孟钅 ,吸引种种资本加入开发运营乡村优质资源。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 ,建生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5个 ,打造田园徽州、“黟”品五黑、“歙”采缤纷等区域公用品牌 ,开发徽茶、徽菊、皖南花猪、蔬菜盲盒等产品600余款 ,去年该市农产品仅网络销售额就达39亿元。

  “‘五微’行动看似从小处入手 ,实则撬动了乡村建设和生长的方方面面。”四川省宜宾市一位干部在黄山实地考察后感伤地说。

  兴微扬善 ,培育乡村新民俗

  走进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查塘村 ,门路整洁、花团锦簇 ,一随处融入“孝爱”文化元素的乡村标识牌、彩绘文化墙特别醒目 ,时时可见的“孝道文化广场”“孝道街心公园”“信义小花园”“好人好事墙”等微景观 ,折射出这里昔日的荣光和当今的传承。

  结合开展“五微”行动 ,查塘村深挖外地历史名人中的“孝爱”文化内涵 ,通过景观节点、墙绘宣传等方法进行创意表达 ,让村民可视可感、可学可用。同时 ,该村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契机 ,建设“信用好”超市 ,开展“十星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 ,建立了党员、巾帼、执法、环保公益等志愿效劳队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流传“孝爱”文化。

  今年以来 ,该村开展“孝爱查塘”志愿效劳运动30余次 ,受益村民达千余人次 ,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户、信用户的良好气氛。

  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 ,除了乡村宁静自在的生活情况、古板农耕的生产方法外 ,另有渗透在生爆发活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诚如查塘村志愿者陈有进所说 ,“乡风好了、人心齐了 ,这就是我们村里最大的财产”。

  乡村振兴 ,下层党建是包管;粕绞形橹柯袅θ私樯 ,去年开始 ,该市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 ,开展党组织领办相助社、百村共建等行动 ,选调乡村干部陶醉式赴兴旺地区体悟实训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 ,选派1324名机关干部以及金融专员、专技人员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常态化开展村书记、选派干部“擂台交锋” ,推动60个村党组织跨省、跨市、跨区县结对共建。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 ,只有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职位 ,引发宽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立性 ,才华解决‘政府干、农民看’的难题。”黄山市委农办卖力人告诉记者 ,该市把美丽乡村“建什么、怎么建”的选择权交给群众 ,推广板凳会、户主会等做法 ,引导村民加入乡村计划、征地拆迁、项目推进等全历程 ,吸引村民90余万人次加入 ,献计献策万余条 ,一批“新黄山人”成为最美乡村推介官、最美乡村计划师、首席乡村运营师等 ,有效激活乡村生长的内生动力。

  黄山市以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 ,深化下层治理 ,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品德评议会等作用 ,建立健全“一献四捐”“品德银行”积分等制度 ,培育“解忧杂货铺”制度等自治品牌69个 ,引导村民加入邻里守望、抢险救灾、移风易俗等志愿运动凌驾12万人次 ,98%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乡村下层 ,涌现出歙县大茂、祁门响潭等下层治理典范。

  点上有风姿、线上有景物、面上有景物 ,黄山市的乡村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于安徽日报 记者 吴江海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