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效劳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效劳的基础作用,研究制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高质量生长的政策步伐。这明确了公办养老机构在基本养老效劳体系及其生长中的政策定位,即发挥好包管老人的基本生活、满足老人的基本照料需求的普惠性、基础性和托底性作用,为公办养老机构优化区域结构、立异制度机制、提升效劳质效指明了偏向。
公办养老机构是依托政府力量和资源举办的,是政府履行养老包管、养老效劳兜底责任的主要载体,理应在基本养老效劳体系建设和生长中发挥好基础作用,这也是增进基本养老效劳均等化结构、供应和生长的有效路径,更是包管基本养老效劳制度化生长的重要举措。从职能定位来看,公办养老机构基本上是为解决低收入、困难个人或家庭以及特殊群体的养老困难、满足其基本养老包管需求而建立的。从基础设施、效劳设备、治理规范、效劳模式及效劳步队等方面来看,公办养老机构普遍比较健全和成熟,再加上受政府政策、资金的恒久支持,其在基本养老效劳供应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连续性。
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高质量生长,要着眼于低收入、困难个人或家庭等的养老包管需求的满足、生活改善和权益包管,积极深化拓展公办养老机构治理、运营模式等革新立异。要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优配整合以及模式立异的历程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养老机构效劳走向标准化。
一方面,要扩至公办养老机构为老效劳托底包管笼罩面。全面摸排养老困难老年人底数及其需求状况,建立困难老年人信息库,开展动态监测和治理,并以此为基础突破身份限制、放宽入住条件,进一步扩至公办养老机构为老效劳托底包管笼罩面,尤其对低收入、低保、独居、空巢、失能等困难老年人要实现应保尽保、供需衔接。
另一方面,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协调生长机制。构建城乡公办养老机构一体化事情机制,实现城乡公办养老机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融合生长,使城乡公办养老机构真正能够担负起照护种种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效劳职能。通过财务投入调理、政策支持、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等举措,增进区域间公办养老机构生长水平趋于平衡化。发挥职业培训、政策补贴、协议就业、社保支持、薪酬包管等综合政策的作用,打造专业化养老效劳步队,确保困难老人享受到专业护理。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