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省会都会中率先通过人大立法出台《关于增强老年助餐效劳的决定》,推进修订《合肥市居家养老效劳条例》;全市新增都会老年食堂(助餐点)279个;完成2086户适老化革新
近年来,合肥在社区、居家养老效劳方面不绝发力,积极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智慧养老效劳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工业协同生长,不绝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效劳水平。
用心守护老人幸福“食”光
每到中午,前往瑶海区恒通社区老年食堂购置午餐的老人络绎不绝。“大厨比我烧得好吃多了。”家住恒通社区的张和珍老人说。在恒通社区,和她一样的老年食堂“老粉”另有许多。
一顿午饭看似微缺乏道,却体现了这座都会对老年人无微不至的体贴。恒通社区老年食堂每天中午都为老人们提供30余道菜品。这些菜品都是社区居民和食堂通过社区党群议事会重复讨论、筛选后确定的。“要让老人不但吃得开心,还要吃得健康。”该食堂厨师陶有龙说。
在合肥,像这样的老年食堂(助餐点)越来越多。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都会老年食堂(助餐点)169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110个。为将“用饭愁”转变为“食无忧”,今年我市实施《关于增强老年助餐效劳的决定》,在全国省会都会中首个将老年助餐效劳纳入地方立法。《决定》提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化老年助餐效劳结构,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效劳半径等因素,在都会社区建设‘十分钟就餐效劳圈’”,推动“助餐效劳”落实落细。
下一步,合肥将引导规;⒘牟鸵笠导尤肜夏曛托Ю托辛,使菜品种类更富厚,老人可选性更强。同时,还将调解优化老年食堂(助餐点)选址和面积,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包管后期运营实效。
细致入微推进适老化革新
家住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的袁义珍今年已85岁,因为年事已高,身体性能下降的她行动未便,每次起床、上茅厕、洗澡都成了难题。亳州路街道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资助她申请适老化革新项目。
“现在有了它,起夜上下床可以扶着支撑,睡觉时不小心滚到床边它也能盖住。”袁义珍对新装置的护理床十分满意。别的,现在袁义珍家床边、马桶边都有了扶手,另有多功效手杖为老人充当“宁静助手”。“现在随处都有扶手,再也不怕头晕摔倒了,孩子们也定心许多。”袁义珍说。
在此次适老化革新中,袁义珍家里还装置了智能监控,老人如果爆发意外,系统能够自动预警,并将警报信息发送到社区事情人员和老人子女的手机上。袁义珍的女儿对这套监控系统很是满意:“这下老人在家有什么事,我们子女在外都能实时看到。”
小革新带来大便当。针对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难题,合肥积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失能、部分失能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须要的适老化、智能化革新,并配备相关的老年用品。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效劳和24小时紧急效劳,还无需承;寡系拇参环。
截至今年7月底,合肥市累计建立室庭养老床位4128张,完立室庭适老化革新建设7775户。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适老化革新2086户,已逾额完成年度任务。
为了让“夕阳红”越发美丽,今年下半年,合肥还将继续修订完善市级基本养老效劳清单,完成适老化革新、养老效劳综合体、居家养老效劳站、老年助餐点等建设任务。继续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聚焦重点、痛点,精准发力,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效劳供应,提升效劳质量,着力提升养老功效品质。推动合肥“养老”朝着“享老”不绝迈进,以更高品质的养老效劳,守护最美“夕阳红”。
来源:合肥日报?